俄罗斯军工厂实况:订单疯涨工人工资高,不想停战的可能是俄罗斯
提到俄乌战争,不少人都会想:“俄罗斯打了3年,从闪电战打成消耗战,肯定早就想停战了”,甚至觉得北约、美国才是盼着战争继续的“推手”。
但是一位先后7次去俄罗斯做田野调查的人,上个月专门蹲点军工重镇图拉、接触到军工闭门会相关信息后,却发现了一个和大众认知完全相反的事实。
现在最不想让战争停下的,其实是俄罗斯,更准确地说,是克里姆林宫、俄罗斯军工复合体,以及所有靠战争获利的群体。
图拉——俄罗斯的“战争引擎”
要讲清这3大红利,得先说说这次调查的核心地点——图拉。
展开剩余93%这座城市对俄罗斯的军工体系来说,相当于“心脏”一般的存在:
早在15世纪,它就是俄罗斯的军工重镇;到了苏联时期,全苏联的枪炮几乎都从这里出产,发明AK47的卡拉什尼科夫、写《战争与和平》的托尔斯泰,都和图拉有着深厚关联。
如今的图拉,更是俄乌战场的“弹药粮仓”。
俄军在战场上消耗的70%炮弹,都由这里生产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5年前俄罗斯就悄悄把枪炮产业链转移到了远东的海参崴,这绝不是临时起意,更像是早为对乌行动铺好了“后路”。
图拉的居民几乎都依附于军工产业链生存,其中一大半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,从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迁回的俄罗斯族,或是俄罗斯与中亚民族的混血。
战前,这些人的收入很普通,甚至有些拮据,但战争爆发后,他们的生活彻底变了样。
这也是“战争红利”最直观的体现。
红利一:战争成了“病态强心针”
人们常说“战争拖垮经济”,但俄罗斯这3年的经济数据,却透着一股“反常”:
2023年GDP增长3.6%,2024年涨到4.1%,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飙到5.6%;失业率低到不到1%,当地甚至有“只要是个活人,都能找到工作”的说法。
资料参考:2025-09-19中华网热点新闻——已经打了三年俄罗斯真的“越打越富”吗?俄经济真相揭晓!(2)
资料参考:2025-09-19中华网热点新闻——已经打了三年俄罗斯真的“越打越富”吗?俄经济真相揭晓!(2)
这种“反常”,全靠战争在“撑着”,具体能从3个方面看出来:
首先是军工从业者收入翻番。
图拉军工厂的员工,战前收入有限,勉强维持生活,但战争爆发后,军需订单暴增,他们的收入也跟着翻番,甚至翻两番。
现在每月能拿到15万卢布以上,约合1.5万人民币,这在当地属于高薪水平。
其次是前线军人的“高薪诱惑”。
只要愿意上战场,每月能拿到52万卢布(约5万人民币),要是不幸阵亡,家属还能拿到46万人民币的抚恤金。
这笔钱在俄罗斯吸引力很大,甚至出现了专门和俄军结婚的女性,她们的目的就是赚取军人阵亡后的抚恤金。
最后是军需拉动“百业”。
战争不只是打枪炮,前线士兵要吃的、穿的、用的日用品,还有修建防御工事的建材,都需要大量供应。
一个俄罗斯朋友,在一家原本是德资的食品公司上班,欧美制裁后德国人撤走了,俄罗斯人接手了生产线,现在专门生产沙拉酱和蛋糕供应前线,订单多到忙不过来。
但必须说清楚,这种“经济繁荣”是病态的,属于典型的“军靴经济”,就像饮鸩止渴。
表面上大家收入涨了,可物价也跟着疯涨:
一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莫斯科的哥,近一年月收入涨了200%,现在每月能拿25万卢布(约2.5万人民币),可打车6公里要80块人民币,一瓶矿泉水13块,青旅一个床位200块,收入和物价“同步暴涨”,普通人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变好。
可对俄罗斯的决策层来说,这种“病态繁荣”也是繁荣。
一旦停火,军工厂订单会锐减,员工可能失业,GDP大概率会立刻打回原形,这笔账他们比谁都清楚。
红利二:普京借战争“站稳脚跟”
俄乌战争初期,不少人预测“普京把仗打烂了,早晚要被赶下台”,但这几次调查下来,才发现我们根本没摸透俄罗斯的政治逻辑。
一方面,普京借战争清洗异己。
2025年7月7日,普京刚解除交通部长斯塔罗沃伊特的职务,当天下午这人就“头部中弹,死于莫斯科郊区的公园”,调查结果显示是“自杀”。
资料参考:2025-07-08环球时报——被普京解职当天,“俄高官被爆自杀身亡”
资料参考:2025-07-08环球时报——被普京解职当天,“俄高官被爆自杀身亡”
而在他之前,俄罗斯已有12名部级以上官员“自杀或意外身亡”,包括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。
有人说斯塔罗沃伊特是因为贪污前线军费,但懂俄罗斯的人都知道,当地的腐败是“制度性”的,真要查贪污,背后牵扯的人太多。
更合理的解释是:普京把战争当成了“撬棍”,凡是可能威胁自己权力的人,都以“战争相关罪名”或“意外”除掉。
资料参考:2025-07-09中华网——学者:俄为何3年死了20个高官 克宫隐瞒真相?
资料参考:2025-07-09中华网——学者:俄为何3年死了20个高官 克宫隐瞒真相?
现在俄罗斯对个体的控制力,已经达到了苏联解体后的最高水平。
另一方面,普京的支持率反而上升。
这和俄罗斯人的“标人崇拜”(也叫“赌徒崇拜”)有关。
我们以为俄罗斯人崇拜“强人”,其实他们更崇拜“敢赌的人”——就像俄罗斯轮盘赌,哪怕你扣扳机时差点打死自己,他们也会觉得“够牛”。
普京出兵乌克兰,在俄罗斯人眼里就是“敢扣扳机”的行为:哪怕闪电战打成了消耗战,哪怕伤亡不小,只要敢和“美国背后支持的乌克兰”对抗,就是“汉子”。
所有俄罗斯人,没有一个说普京的不好。
在他们看来,“打不过乌克兰”不是俄军实力差,而是“对手其实是美国”,这种认知让普京的支持率不仅没跌,反而比战前更高,权势也更稳。
红利三:把战争包装成“神圣使命”
如果说经济、政治红利是“实实在在的好处”,那意识形态红利就是“洗脑工具”。
它让俄罗斯人觉得“打仗是对的,停火是错的”,而这背后的核心,是被改造过的“军工东正教”。
东正教是俄罗斯的传统宗教,但现在完全成了“为战争服务”的工具,主要有3个表现:
第一,宗教和军工强行绑定。
第二,俄罗斯军工东正教壁画里,耶稣手里拿的不是十字架,而是大宝剑;天使怀里抱的不是圣经,而是AK47。
第三,原本东正教说的“神圣卫国战争”,是“只有抵御侵略时才神圣”,现在却变成了“只要是俄罗斯打的战争,就是神圣的”。
第一,宗教和军工强行绑定。
第二,俄罗斯军工东正教壁画里,耶稣手里拿的不是十字架,而是大宝剑;天使怀里抱的不是圣经,而是AK47。
第三,原本东正教说的“神圣卫国战争”,是“只有抵御侵略时才神圣”,现在却变成了“只要是俄罗斯打的战争,就是神圣的”。
2020年,俄罗斯国防部花钱建了一座“武装力量大教堂”,由国防部长绍伊古亲自监工。
2015年,这地方还不存在,现在却成了东正教的“圣地”。
圣坛前的仪式全和战争有关,走进教堂就像走进“战争动员中心”,仿佛耶稣真的在“召唤人去打仗”。
制造“显灵”迷信。
2022年3月7日“宽恕周日”,这座教堂里的“圣母圣像”被传“软化,邪恶之心发光”,说是“耶稣显灵,支持俄罗斯打仗”。
这种“怪力乱神”,本质上是在“造神”——而造出来的“神”,就是普京。
为什么说“最不想停火的是俄罗斯”?红利背后是“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”。
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,每一发炮弹都是利润;官员靠军需项目巩固权力;军人靠打仗拿高薪;意识形态又把这一切包装成“神圣使命”,民众也不反对。
一旦停火,这一切都会消失:
军工厂没了订单,员工会失业,军工集团的利润会暴跌;普京没了“战争领袖”的身份,清洗异己的理由没了,权力可能松动;民众习惯了“战争带来的高收入”,一旦经济退回战前水平,不满情绪很可能爆发。
不反俄,但反战,更要警惕“战争崇拜”
学俄语,喜欢俄罗斯的文学和美学,他们大多都是善良的俄罗斯普通人。
直爽、热烈,和我们一样想过安稳日子。
一个靠战争维持的“繁荣”,早晚会反噬;一个把战争当“神圣使命”的国家,会让周边都不安。
俄乌战争的终局,要么是俄罗斯撑不住(但从目前的红利情况看,很难),要么是它吞下更多领土——但无论哪种,受伤最深的都是普通民众。
发布于:安徽省